首页

风情艳主女王Vk视频

时间:2025-05-23 22:34:50 作者:第二十一届深圳文博会:特色文创商品受欢迎 浏览量:57853

  “我认为,这就是展现患难见真情的善的循环。”

  据环球网援引台湾中时新闻网4日报道,日前,台北驻日代表谢长廷在社交媒体发文声称,自日本政府排放福岛核污染水后,日本海产品便遭大陆抵制,有些台湾侨民呼吁多消费日本海产品,这是“将心比心”。

  文章内容显示,他不仅“身体力行”,购买了日本进口的干贝,还称“跟平常差不多,味道鲜美”,甚至搬出了日本环境省发布的相关数据,以示海水的安全性。

台北驻日代表谢长廷社交媒体发文截图

  8月24日,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,两天后,谢长廷就公然口出狂言,“世人对放射性的议题有些敏感,其实微量的放射性元素反而对身体有益。”这一言论,立刻在岛内引发争议。

  台湾“清华大学”核工系特聘教授李敏表示,谢长廷在此敏感时刻突然说出这番话,不得不让人怀疑有刻意“护航”日本“含氚”污染水排放的意图。台北市议员应晓薇也称,“连这种谎话都说得出来!是不是以为民众都是傻子啊?”台湾网民更是讽刺其为“助日代表”。

  事实上,早在2021年,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太平洋时,谢长廷就宣称台湾核电站的废水也曾排放入海,将核废水和核污水混为一谈。

台北驻日代表谢长廷。图源:台湾中时新闻网

  “谢长廷真是人类的奇葩,如果是这样子,你(谢长廷)就每天喝个1500毫升,喝给我们看看。”国民党“立委”费鸿泰在台湾一档政论节目中,针对此事评论称,明明知道氚对身体有害,“少吃一点可能不会死,但是为什么要吃呢?”

  而这一切在谢长廷的表述中成了某种“善的循环”,他提及此前台湾的凤梨、释迦、芒果,被大陆以有害虫为由拒买,致使农民受损,那时是日本“大量采购捧场”。

  事实上,由于出口日本的台湾凤梨不断爆出“黑心”,内部褐化、品质参差不齐等情况,在市场上供过于求,价格从一颗700日元(约合人民币34元)跌落到100日元。更为讽刺的是,台湾相关部门是以凤梨本身价格的数倍进行运费补贴,来实现所谓的外销突破,这与谢长廷口中的“大量采购捧场”大相径庭。

  2021年新冠疫情期间,日本曾向台湾提供阿斯利康新冠疫苗,但日本自己并没有将阿斯利康疫苗纳入接种范围内。换言之,日本把自己都不打的疫苗,作为援助的一部分,捐给了台湾。

  一张配图显示,就在首批124万剂疫苗抵达台湾之际,谢长廷冒雨送机,向飞机90°弯腰鞠躬。随后,还在社交媒体上用日语发文称,“124万剂的疫苗对台湾可以说是及时雨。”

谢长廷向飞机鞠躬。图源:谢长廷社交媒体

  如今,在谢长廷看来,轮到台湾发挥及时雨的作用了。而就在他呼吁多消费日本海产品的同时,持续组织集会抗议的日本民众已忍无可忍。

  据环球时报4日报道,日本民众计划8日集体向法院提起诉状,请求裁决停止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。原告人数超过100名,包括福岛及周边地区的渔民。

  “排放(核污染水)加深核事故受害者的苦难,永远不能被允许。”原告方表示,日本政府曾称在做出核污染水排放决定前将征求本国渔民的同意,但前者背弃了承诺,无视福岛及日本全国渔业组织的强烈反对,执行错误决定。

  日本共同社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,超过八成日本受访者认为日本政府就核污染水的说明“不充分”。而这个正在对全世界造成巨大危害的排放过程可能持续20年至30年。

  日本农林水产省数据显示,美国是上半年减少进口日本农林水产最多的国家,主要减少的三种食品(日本酒、鱼糜、扇贝)主产地均处于核污染水排放影响区域。

  很明显,连美国都心知肚明,核污染水排海事关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。不知台湾的政客还要装睡到什么时候。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法国总理访问加拿大 两国今年将启动部长会议

秸秆“变身”电流,关键是燃烧如何实现热值最大化。这也是李锦带领团队持续克难攻坚的方向之一。“虽然小麦等农作物秸秆自身热值相对较低,但当和树木等其他硬质材料混合燃烧,往往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。”经过试验室反复试验和实践论证,李锦发现秸秆使用量配比50%-80%最为科学。

(投资中国)希尔顿西南布子在华第700家酒店

清花、梳棉、并条、络筒……将采摘来的新疆棉花制成棉纱成品,需经过多道工序。大型机器在厂内持续运转,不时可见工人骑着电动车在车间内穿梭巡回。

【高质量发展调研行】重庆铜梁:大型非遗山水实景剧《追梦·铜梁龙》上演

张利已有三省份任职经历。他生于1976年3月,早期在湖北武汉工作,曾任武汉市江夏区区长,2019年底跨省调至宁夏石嘴山市,次年1月任石嘴山市市长,2021年12月任中卫市委书记,至近期履新西藏。

塞拉利昂总统比奥将访华 中方介绍此访安排和期待

今年国庆假期期间,港珠澳大桥的免费通行政策如同一剂强心针,极大地激发了粤港澳三地的旅游活力。人潮涌动、车流不息,珠港和港澳方向的双向车流量频频刷新历史纪录,大桥的年客流量也于10月4日首次突破2000万人次大关。

古镇开发需守正创新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